成功案例

GuanHang &Machinery

a16z合伙人对谈软件变革:AI浪潮下下一代滴滴美团们应该是怎样?(附视频)

日期: 2025-02-27 02:10:01 来源: 8亿彩票官方下载 阅读: 1

  打开滴滴叫车,刷开美团点外卖——这些慢慢的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习惯。但在AI时代,这种app驱动的生活方式正在面临重大变革。很快,你只需要说一句晚上想吃川菜,AI就会根据你的口味、预算和距离,自动完成从餐厅推荐、预订座位到路线规划的全过程。

  在最新的一场对话中,硅谷顶级风投机构A16Z的三位重量级合伙人——Angela Strange、Alex Rampell和David Haber一起,深入探讨了AI如何重构整个软件产业。他们都以为,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过去六十年,软件的进化路径很清晰:从IBM的大型机到个人电脑上的Office,从谷歌的搜索引擎到云端的Salesforce。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了新的巨头,创造了数万亿美元的市场。但有一点始终没变:软件只是人类的工具,就像更智能的锤子或者更强大的放大镜。

  而AI的出现,正在颠覆这个根本定律。现在的软件不再只是被动的工具,而是主动的Agent。Alex Rampell说,这不是简单的效率提升,而是物种进化一般的跃迁。滴滴美团们代表的是移动网络时代的巅峰,但在AI时代,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什么是好产品。

  在最新的对线z合伙人Alex Rampell用一个极其形象的比喻道出了这次变革的本质:

  想象一个传统的HR部门,有50个人。过去的软件只是把人事档案从纸质文件柜搬到了数据库里。但现在,AI不仅能存储这一些信息,还能执行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实际操作 —— 这才是革命性的突破。

  传统软件市场的天花板是企业的IT预算。但AI正在让软件进入一个全新的战场:人力资源支出。这是一个规模完全不同的市场。

  更别提美国之外,英国、法国、安哥拉......世界各地都有护士。所以在劳动力市场,体量是非常庞大的。Alex指出。

  过去的软件创新可能带来2倍、3倍的效率提升。但AI带来的是百倍级的飞跃。以客服中心为例:

  AI自动化模式:可能只需极少量人工监督 这不是简单的效率提升,而是整个工作方式的重构。

  最引人深思的是,这场变革正在颠覆整个软件行业的商业逻辑。以Zendesk(美国加州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提供商)为例:

  这巨大的差距揭示了一个核心问题:如果AI能替代大部分人工,基于座席的收费模式还有意义吗?

  正如Alex所说:对已拥有巨大市值的软件公司来说,如果转型没做好,就有可能失去大部分收入;如果做得好,则可能把营收扩大10倍。

  如果我们在1960年就直接搞AI,它根本行不通。Alex解释道,因为那时候大量信息还在纸面上,连输入计算机都没有,更别提在云端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数字化和云化,才有了现在的海量数据,也有了部署AI的基础设施。

  在AI掀起的这场变革中,传统软件巨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像Salesforce、Zendesk这样的公司正站在十字路口:继续现有模式将眼看收入萎缩,激进转型又可能危及核心业务,无所作为则注定被市场淘汰。就像Alex Rampell所说,对这些市值数百亿美元的公司来说,转型失败可能失去大部分收入,但若成功则有望让营收增长十倍。

  而对创业者来说,这恰恰是最好的机会。他们不用背负历史包袱,可以用全新的视角和模式切入市场。光是美国护士群体的年工资总额就超过6000亿美元,比全球软件市场还大。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只要能用AI解决方案替代部分人力,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就能分享到一个远超传统软件市场的蛋糕。

  如对话中所说:现在对那些有想法的创始人来说,正是介入市场的大好时机,可以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收费。这就是怎么回事这次变革被认为是软件产业自PC时代以来最重大的转折点。

  它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而是整个行业基本规则的重写。新的游戏慢慢的开始,而赢家还未可知。

  六十年前,在美国航空公司的办公室里,预订员们还在用纸和笔记录航班信息。如果有人要取消机票,他们就得用橡皮擦或修正液涂掉原有记录。在这看似普通的场景中,软件产业的第一次革命悄然孕育。

  1959年,美国航空与IBM联手开发的SABRE系统横空出世。这个系统把航班预订从纸质文件柜搬进了计算机数据库,开创了商业软件的先河。正如Alex Rampell所说:这就催生了旅行社和旅行代理人这个行业,因为代理人只要有一个连接到德州主机的终端,就能帮你订票。

  SABRE的成功引发了一场数字化浪潮。Quicken把财务记录搬进了电脑,PeopleSoft让人事档案告别了文件柜,就连日常通信也因为电子邮件的出现而数字化。此阶段的软件本质上还是一个电子文件柜,它让信息存储和检索变得更容易,但并未改变工作的本质。

  上世纪末,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1999年,一个叫Marc Benioff的Salesforce创始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何需要让每个公司都建立自己的服务器机房?为什么不能把软件放在云端?

  这个简单的转变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最初拥有大型主机的时代相比,这显然更高效,你也无需组建庞大的IT团队去维护服务器。云计算降低了技术门槛,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用上专业软件。QuickBooks这样的财务软件此前需要在本地安装服务器,而NetSuite把一切都搬上了云端。

  2010年代,一批新型软件公司开始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Toast为代表的企业发现,单纯销售软件的天花板太低,但如果把支付、保险等金融服务打包进来,市场空间就会急剧扩大。

  最开始只是猜想垂直化的SaaS加上金融服务,会不会赚更多钱?结果,现在Toast 80%的收入都来自支付、保险和各种金融服务,而不是软件订阅费。这种模式的成功启发了整个行业。软件公司不再满足于做一个简单的工具提供者,而是要深度参与到客户的业务运营中。

  如今,我们正站在第四次革命的起点。与前三次革命不同,AI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提升,而是能力的跃升。它第一次让软件具备了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在医疗领域,Tenera训练了一个模型,能够理解400万份医疗文档,自动完成患者接收流程。在法律领域,AI系统能够阅读大量案例,提供初步的法律建议。在金融领域,新一代的合规系统能在几分钟内完成原本需要数周的尽职调查。

  这不再是简单的自动化,而是认知能力的革命。如Alex所说:从1960年到2010年,很多白领事务都需要人工去执行;而到了2024年之后,软件代理就可承担其中相当一部分——等于是过去65年的工作,现在可以由软件来做了。

  更重要的是,这次革命建立在前三次革命的基础之上。没有SABRE时代的数字化基础,没有Salesforce带来的云计算革命,没有Toast展示的商业模式创新,AI就没办法这样深刻地改变商业世界。历史的暗流汇聚成今天的大潮,一个真正的智能时代正在到来。

  过去六十年,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在解放人类的体力劳动。蒸汽机代替了划桨的水手,流水线取代了手工作坊,计算机消除了手工账本。但在认知领域,技术始终扮演着辅助工具的角色。现在,这个根本局面正在被AI彻底改写。

  在传统金融机构里,合规官们每天要审查大量文件,甄别可疑交易,确保监管合规。这是一项高度依赖专业判断的工作。正如Alex Rampell所说:现在去银行开户这么难,就是因为合规审核流程漫长,有时候一家公司账户要等一个月才能开通。

  但AI正在改变这一切。通过理解文档、识别模式、做综合判断,AI系统能在几分钟内完成原本需要数周的审核工作。这不是简单的效率提升,而是认知能力的革命性突破。更引人深思的是,这种转变正在席卷几乎所有知识密集型行业。医生用AI辅助诊断,律师用AI分析判例,建筑师用AI优化设计。软件不再是被动的工具,而是具有主动决策能力的智能代理。

  这场认知革命正在颠覆传统软件的商业逻辑。以客服中心为例。当前,Zendesk按照每个座席每月115美元收费。对一个拥有1000名客服的呼叫中心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年软件支出约140万美元。而这些客服的年薪和福利总成本高达5000万美元。

  如果AI能让100个人做到原本1000人的工作量,那么按座席收费的模式显然将不再合理。一位资深投资人指出。未来的定价很可能基于价值创造——你帮企业节省了多少成本,提升了多少效率,创造了多少新价值。

  这种转变不仅关乎收入模式,更涉及整个商业模式的重构。软件公司将从单纯的工具提供者,变成企业转型的战略伙伴。

  在这场变革中,新进入者往往比老牌企业更具优势。原因很简单:他们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存量业务的蚕食,可以完全基于新范式设计商业模式。

  David Haber提出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杂乱收件箱理论。在很多传统行业中,都存在大量要专业判断的文档处理工作——医疗转诊、法律文书、财务报表、合规审查等。这些工作往往是行业痛点,却因技术限制一直无法很好解决。现在,创业者可以用AI来处理这些杂乱收件箱,然后逐步延伸到更多的业务环节。这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对整个工作流程的重新思考。

  特别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那些高人工成本但软件化程度低的行业。美国劳工统计局列出的增长最快职位中,合规官排在第四位。他们现在用什么软件?Excel?Word?浏览器?这些领域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最具颠覆性的机会往往出现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正如一位创始人所说:在每一个看似古老和低效的行业背后,都可能藏着下一个独角兽。关键是要用新的视角去发现它们。

  这就是AI时代的根本特征:它不是在现有系统上的增量改良,而是对整个价值创造方式的重新定义。那些能够最早理解这一点,并付诸行动的人,将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机。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像是1980年代初期的个人电脑时代,或1990年代末的互联网时代。技术刚刚成熟,商业模式尚未定型,一切皆有可能。这正是创新者和颠覆者的黄金时代。

  过去20年,我们习惯了用替代成本来评估一家公司的商业经济价值。但在AI时代,这种思维方法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当Alex Rampell谈到为什么某些创新会成功时,他用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过去的软件创新可能让效率提升2倍,这还不足以说服企业更换现有系统。但AI带来的是百倍级的提升,这足以重构整个行业。

  就拿银行开户这件事来说。传统上,一个企业账户从申请到开通需要1个月,中间要经过多个合规官的审核。现在,如果AI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同样严谨的审核,并且错误率更低 —— 这不是效率提升的问题,而是把整个业务重新定义了。寻找看不见的金矿

  有趣的是,最大的机会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正如对话中提到的: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增长最快职业里,第一是美甲师,第四是合规官。美甲这事AI做不了,但合规这块却是一座待挖掘的金矿。

  这就是典型的蓝海机会 —— 不是因为市场小,而是因为过去的技术范式无法有效解决这类问题。

  传统SaaS的定价逻辑是按座位收费。但在AI时代,这种模式注定会被颠覆。想象一下:如果你的AI系统能替代一个年薪5万美元的岗位,你会怎么收取费用? 这不仅仅是定价策略的问题,而是整个商业模式的重构。

  正如一位创业者在对话中说的:与其纠结要收多少钱,不如想清楚你为客户创造了多少价值。

  1.做垂直领域的专家,而不是AI专家:在特定领域深耕10年的经验,比精通最新的AI技术更有价值。因为技术能学习和追赶,但行业洞察需要时间积累。

  2.从杂乱收件箱切入,但不要止步于此: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是AI的优势,但这只是入场券。真正的价值在于如何重构整个工作流程。

  3.思考防御性,而不是功能性:最终胜出的不是功能最强大的产品,而是最难被替代的那个。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你需要成为系统级记录,或者建立起强大的网络效应。

  结语,就像个人电脑革命创造了微软,互联网浪潮诞生了谷歌,AI时代也必将催生一批改变世界的企业。关键是要认识到:这不是一场技术竞赛,而是一场商业模式的革命。成功属于那些能够重新思考价值创造方式的创业者。

  星标公众号, 点这里 1. 点击右上角 2. 点击设为星标 ← AI深度研究员 ⋮ ← 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