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天玛智控获13家机构调查与研究:公司作为煤炭智能化开采控制技术的引领者产品已在兖矿新疆能化公司、中煤集团等多家企业在疆煤矿应用(附调研问答)
天玛智控4月8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5年4月2日接受13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交流提问情况整理如下:
答: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已超过2200个,据估计目前智能化工作面渗透率为20-30%,未来几年仍将是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窗口期。目前,从全局范围来看,煤矿智能化仍存在建设进展不平衡、部分关键核心技术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常态化运行难度大等亟需解决的问题。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大多仍处在初级和中级智能化水平,已建成的智能化煤矿未来仍有向中级和高级升级的空间。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将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问:新疆正逐步增加露天矿的产能,与公司会产生业务关联吗?公司在新疆业务拓展情况?
答:公司作为煤炭智能化开采控制技术的引领者,产品已在兖矿新疆能化公司、中煤集团等多家企业在疆煤矿应用。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井工煤矿的智能化开采控制技术,暂未应用于露天煤矿。
答:2024年,煤炭价格波动下行,市场煤价格明显回落,导致煤炭企业利润空间收窄,资本开支趋于保守,对自动化设备及技术升级的投入减少,市场订单总量较上年度下降20%左右。公司2024年收入下降幅度与行业需求订单下降幅度趋同。2025年,随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持续发力,宏观经济有望企稳回升,将拉动煤炭消费需求量开始上涨。公司将紧抓发展机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新技术转化应用,持续打造标杆示范项目,发挥公司品牌影响力,提升公司竞争力,争取获得更好的经营业绩。
答:公司以机电液软一体化技术优势向非煤产业延伸,积极拓展新产业300832)。智能制造产业方面,公司积极打造“双智”企业,全面整合公司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建设经验与技术,为离散型工业公司提供智能工厂升级方案和核心技术。融合AI和先进加工技术,突破去毛刺技术瓶颈,形成空间复杂曲线智能化去毛刺解决方案。2024年智能制造业务实现收入2400余万,为公司发展提供新动能。目前,智能去毛刺解决方案已进入市场推广阶段,开始在多个行业进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油压数控产业方面,公司已进行了多年的研发积累,通过开展基于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研制及产业化工作,对数字液压阀技术进行多元化拓展,向主机智能化电液控系统产业链延伸,并向工程机械等非煤领域拓展。
答:智能化开采常态化运行将成为趋势,保障设备的完好性是满足智能化开采常态化运行必要条件。成套系统在应用1-2年后备件和维修的需求会逐步增加,用户选用原厂备件和维修服务的意愿慢慢地加强。为更好地满足后服务市场需求,企业成立专门的维修和服务团队,深入一线,发掘备件需求,提升服务品质。随着新的成套设备投入应用,备件及维修需求有望增长。
答:公司SAC、SAM、SAP三大系统产品售价和毛利率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主要系公司主动调整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之间的竞争,稳固和提升市场占有率。2024年公司三大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度均有小幅增长,主要竞争者没有变化,公司市场地位较为稳固,竞争格局相对来说比较稳定。随着新一代智能化无人采煤控制管理系统等募投项目逐步实施落地,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得到逐步提升,这将有利于公司总体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答:截至2024年底,公司逾期应收账款余额占比较低,发生坏账风险较小。公司已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计提了坏账准备,账龄三年期以上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额516.02万元,坏账准备计提比率达到75.71%。
问:煤矿机器人技术商业化预期?未来无人机和足式机器人哪种会在煤矿场景应用更广泛?
答:公司已在有关技术方面布局多年,已推出基于轨道的巡检机器人产品,并在智能化开采示范工作面投入应用。2024年新增无人机和足式机器人相关的5项核心技术,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攻克了定位、导航和控制等核心技术。正在进行商业应用场景的探索,例如在煤矿井下巷道进行巡检,井下采场环境检验测试等。国家矿山安监局发布的《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5类38种机器人)为研发技术提供了明确方向。2024年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了矿用机器人标准工作组,行业正逐步形成机器人有关标准。公司将通过专利申请和技术方案输出,参与推动矿用巡检机器人标准的起草;